蔬菜大棚基礎的重要性和做法
目前最先進的蔬菜大棚骨架一般使用全輕鋼龍骨制作,骨架設計先進,結構堅固,大棚的主體性能有了大幅提升。但是在實際大棚建設中,很多人對大棚基礎設計建設質量缺乏重視,出現了很多因為基礎而發生事故的例子。
“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筑”,沒有堅固穩定的基礎,大棚的主體結構再堅固也無法長久穩定。下面介紹一下各類大棚的基礎標準和做法。
(1)單體棚(如拱棚、單坡棚)
該類大棚一般可采用插地或混凝土素澆的做法,部分高標準的也有使用獨立基礎。素澆做法一般是在大棚放線完成后,在拱梁的兩角挖20~30公分寬、30~50公分深的土坑,插入拱梁并找平后,直接使用C15-C30的混凝土進行澆灌,等到凝固即可。
(2)日光溫室(俗稱冬暖大棚)
大棚由于跨度和坡面較大,為了保證較好的抗載性能,前后一般設計圈梁,圈梁上預制埋件或螺栓,拱梁前后角與埋件連接。圈梁規格一般為寬24~36公分,高24公分,預埋件尺寸根據拱梁的規格進行選擇,一般有方形、預制鋼筋、預制鋼管等多種形式。
墻體按照做法可分為土砌和磚混兩種。土墻使用機械設備干打壘碾壓而成,要求底座和上部分層多次碾壓,提高墻體的密度和堅實度即可。而磚墻基礎一般采用底部夯實+三七灰土墊層(或素混凝土)+磚砌條基(或圈梁)+磚墻(中間填充)+圈梁(固定拱梁)的做法。
(3)連棟溫室(玻璃或連棟薄膜)
這種結構溫室由于聯棟結構特點,內部有大量的柱子,同時屋面使用水槽連接,雪載較高。因此一般采用四周圈梁、中間獨立基礎的做法。圈梁規格一般為24~36公分,獨立基礎規格一般為寬25~50公分,深60~150公分
現在,各種蔬菜大棚在加工技術不斷提高下,大棚的長寬高等尺寸也在不斷增加,大棚承受的風載和雪載負荷也越來越大,因此設計時也應相應提高大棚基礎的設計標準和安全系數。
- 上一篇:常見大棚預算造價內容及說明 2020/3/2
- 下一篇:塑料大棚養豬大棚注意問題 2020/2/28